酒店装修设计的发展历程
问题补充
改革开放后看酒店业如何潮起潮落
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前,中国的酒店装修设计以事业接待型为主,大多数饭店实行招待所式服务,部分较好的饭店,作为政府外事接待部门的附属单位,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。这一阶段中国饭店业的总体状况可以概括为数量稀少,设施陈旧,功能单一,条件简陋。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,为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。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,酒店业发展速度之快、档次之高,实属世界罕见,至今已形成了以6000多家星级酒店为主体、一大批各种类型的酒店装修设施为补充的酒店产业。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中国酒店业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。
1.1978~1988年起步阶段
在这个阶段中,酒店业在局部城市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,但由于发展的基数比较小,所以全国每年增长的绝对量并不大,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。
从酒店业的市场看,这一时期是酒店业的短线制约时期,旅游酒店成为当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。中国向世界敞开国门初期,海外游客怀着对中国的神秘感大量涌入.致使主要城市及旅游城市酒店严重供不应求。在这种情况下,1979年,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会议,决定在各省尽快建设一家主体酒店。1982年,北京建国饭店的建成开业,标志着从此拉开了大规模引进外资建造酒店的帷幕.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各部门的资金也开始投入酒店业,酒店业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。在这一过程中,旅游酒店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非常好的状态。到了这一阶段的后期,由于在一些大中城市众多酒店的出现,供不应求的状况在局部地区得以暂时缓和。
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增长,酒店业的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,一些接待型的酒店纷纷摘掉了招待所的帽子,从事业单位转为个业,成为经营实体。这些酒店与新建酒店一起成为我国酒店业的主体。酒店业企业化的过程为酒店装修、经营管理上档次提供了条件。
从酒店经营管理的角度看,伴随着外资酒店的开业和境外管理的引进,中国酒店业开始了从招待所式的管理向现代酒店管理的转变。许多酒店纷纷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,建立自身的管理模式。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,这一时期还处于产品观念阶段,一些酒店仍然有“皇帝女儿不愁嫁”的心态,等客上门是不少酒店的状态。
2.1989~1992年提高时期
在这一阶段,中国国际旅游市场大起大落,新兴的酒店业第一次体会到市场的残酷滋味。由于1989年“政治风波”的影响,世界上一批发达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,使处于蓬勃发展中的酒店业突然跌人低谷,酒店客房出租率大幅下降,1989年酒店全国平均客房出租率仅为40%多,较上年降幅巨大。与此同时,酒店的增长速度显著下滑,从1989年21.5%客房增长率连续下降到1990年983%、1991年928%•、1992年913%。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还不完全在于增长率的下降,而在于整个酒店业市场从高峰骤然降至低谷,酒店经营者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,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酒店将管理的重心转向强化内部管理、提高酒店装修档次和服务水平、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来。与此同时,国家旅游局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,在全行业推行了星级评定工作,这一工作的实施使我国的酒店在软硬件的建设上都有了对照标准。从此,各酒店围绕着星级标准,把不断完善酒店产品内涵,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管理的目标?星级评定工作的开展,使中国酒店业从根本上上了一个台阶,酒店业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外在压力,使中国酒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。
3.1993年至今全面快速发展时期
1992年,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谈话以后,全国掀起了新一轮改革浪潮,经济发展异常活跃,酒店业也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时期。在这一时期中,酒店业市场增幅在15%以上,经济效益在1996年前稳步上升。1997年以后,随着酒店供给的大量增长,酒店装修在快速发展中逐渐步入成熟阶段。